【开济|家长学校】
放手是成长的过程
——头桥小学举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也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为帮助家长解答教育困惑,掌握教育方法,融洽亲子关系,12月26日下午,头桥小学邀请教育专家刘清泉为二至五年级的200位家长代表开展了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放手是成长的过程》。刘清泉老师是全国家长学习中心上海、浙江省分中心主任,人社部人才交流中心“家庭教育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讲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高级心理咨询师。
讲座以视频引入,聚焦“隐性失陪”,让家长知道陪着不等于陪伴,少了情感的链接,会导致亲子间矛盾与问题的产生。随后,刘老师抛出话题“如何与孩子建立情感链接”,并与家长亲切探讨“爸爸妈妈在家庭中的职责”,让大家明白父母影响着孩子的精神世界,爸爸要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妈妈要有包容之心、厚德载物,要教会孩子懂得信任、学会合作、激发内驱力。
接着,刘老师用四个情景模拟的游戏,让家长感悟亲子沟通的方法。双手食指“搭人字”,自己看是“人”字,而在别人看来却是“入”字,如果用自以为是的沟通方式,强制孩子接受,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
紧接着,刘老师分别邀请现场的家长进行情景扮演,在模拟孩子学说话和学走路时的亲子互动时,家长感到当时的自己是那么有耐心,一直鼓励、信任孩子,为他加油、打气。在模拟“绳索中的亲子同行”时,父母关系破裂,孩子前进困难甚至会倒退,父母亲密和睦,孩子轻松前进,懂得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和睦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最后一个情景模拟,让现场的所有人热泪盈眶,扮演孩子的家长下蹲,扮演大人的家长左手叉腰,右手食指指向孩子,用讽刺挖苦的言语怒骂孩子,不停地发泄着内心不满和愤怒。孩子在惊恐、伤心、无助中保证自己要努力学习……情景剧将本次讲座推向了高潮。
刘老师告诉家长,我们是自己的老师,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深处的深处,孩子是怎样的人,往往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孩子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指引、包容、好评、鼓励,给予爱的滋养,接纳孩子、放手成长,这样孩子才能绽放成鲜艳的花朵。让我们一起静待花开!
家长收获:
二3班王铭辰的家长:
今天学到了很多,最认同的是原生家庭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一个家庭最核心的关系是夫妻关系。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家才是培养孩子的福田,爸爸是天,影响孩子精神世界,爸爸的关注与陪伴会让孩子养成积极进取的人格,妈妈像大地母亲,滋润万物,胸怀博大,方可滋养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1班倪政伟的家长:
讲座中,刘老师邀请了两位家长模拟孩子在学说话和学走路阶段,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这个情景模拟给我很大的启发:为什么在婴幼儿时期,父母那么喜爱孩子,对孩子那么有爱心,一直对孩子都是鼓励、相信的状态,比如教孩子叫“爸爸、妈妈”的时候,是多么地不厌其烦;曾几何时,我们是那么无条件地爱孩子本来的样子!可等孩子在慢慢长大了,上学了,作为家长的我们怎么就慢慢地失去耐心了呢?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责骂他甚至会动手打他!这时我们把自己的情绪撒在了孩子的身上,想想孩子此时是多么的无辜。我们需要重拾对孩子儿时的心态去面对孩子。
三1班熊昱凯的家长:
今天有幸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公开课,学习的主题是“放手是成长的过程”。这次学习令我感到深深地内疚,懂得了陪伴并不是简单地陪着,陪伴需要爱、理解和包容!要让孩子在一个和谐、包容、有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教会他懂得信任;要了解孩子的性格,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从今往后,不再对孩子打骂,只教好他为人处事,慢慢放手,选择相信!
三2班蒯毅然的家长:
今天聆听了刘清泉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放手是成长的过程》,受益匪浅。孩子要教育,我们家长更要学会怎么教育。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全心投入。也许我们的孩子现在没有多少收获,只是发了一点点芽,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将会成为参天大树。
三3班靳可馨的家长:
今天听了刘清泉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受益匪浅。刘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情景模拟的方法还原了自己遇到的一些案例,向我们传授了孩子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我亲自体验了夫妻关系好坏对孩子影响的游戏环节,感慨颇深,领悟到家庭教育中夫妻关系的和睦,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才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社会。
撰稿:陆颖
摄影:周家麟
附“父母规”
各位家长: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最好的家长!
1)从此刻起:我要积极主动的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3)从此刻起:我要用正向的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4)从此刻起: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5)从此刻起: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6)从此刻起: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7)从此刻起: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8)从此刻起: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9)从此刻起:我要用接纳的心态平复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的处理好每一个当下。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情绪的宣泄和对孩子和家人的伤害。
10)从此刻起: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11)从此刻起:我要多为孩子种善因,行善事。因为我知道种善因,方能结善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12)从此刻起: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妈妈。